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視覺社會學
Visual Sociology 
開課學期
100-2 
授課對象
社會科學院  社會學研究所  
授課教師
李明璁 
課號
Soc7019 
課程識別碼
325 M7890 
班次
 
學分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五7,8,9(14:20~17:20) 
上課地點
社318 
備註
限碩士班以上
總人數上限:15人
外系人數限制:5人 
Ceiba 課程網頁
http://ceiba.ntu.edu.tw/1002visual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「視覺中心主義」(ocular-centrism)、「視覺體制」(scopic regime)、「以影像為基底的文化」(image-based culture)……這些相近的學術概念,無非都在說明一個多數常民皆知的社會事實:視覺在人類文明發展中佔有核心地位。這門課作為文化社會學的重要次領域,將不只是討論「眼睛所見連結到內心所感」的視覺表達�再現(這比較是藝術或設計領域所關注);而是運用社會學的想像和分析架構,辨證地思考:視覺技術�經驗與歷史文化發展的複雜關係。 

課程目標
我們首先將歷史性地耙梳各種圖�影像的科技創發、及其對社會變遷與個體意識之巨大影響(促使了西方文明從現代到後現代的轉進);接著進一步從社會研究的角度切入,討論視覺文本的資料運用與議題設定。然而因視覺所涉及之文化表現相當廣泛(包括繪畫、印刷、攝影、造型、景觀、設計、時尚、電影、電視、數位擬像等),我們無論在時間或理解上都力有未逮、無法窮盡,所以本學期課程的後半部分會選擇攝影—這個誕生於十九世紀、承先(圖像繪印)啟後(影視製作)的關鍵視覺�影像技術—作為解讀分析的實作練習。 
課程要求
1.個人每週作業(共佔學期總成績25%):
需按當週進度完成指定文獻閱讀,並於每週五0:00(即週四午夜)前,透過NTU Ceiba上傳繳交讀書引文(quotes)十則,以及對該引文之評論、聯想或提問。請注意:引文是從當週指定文獻直接抄錄之一段原文(並附頁碼),而非摘要。本作業原則上不接受遲交,如有特殊理由需先請假且需儘快補繳;無故缺繳者將逕行扣分。

2.團體分組報告(共佔學期總成績25%):
每週輪替一個小組負責簡報,內容至少需含括:一、摘要說明當週讀本之核心論題與各章節之重點論述;二、由小組自行搜尋的相關補充資料(如作者與該文獻之背景脈絡、各類參考影像文本實例等);三、提出可與大家討論之後續議題。在簡報中,老師會視需要隨時插入提問,並帶領所有同學進行討論。分組報告之簡報檔,請於每週五0:00(即週四午夜)前,email給老師;老師在審閱後會於課前上傳至ceiba讓所有修課同學可以下載或列印。參與團體分組報告者,當週即可免除繳交個人quotes作業。

3.個人期末口頭報告(佔學期總成績10%):
在2012/6/8和6/15兩週依序進行簡報。請每位同學自選一位攝影家之作品、或一本有特定主題之攝影集,運用適切的社會文化理論及概念,向大家進行你的詮釋分析。每位同學報告完之後,將依序輪替由另一位同學進行評論與發問,並由老師帶領大家討論。

4.個人期末小論文(佔學期總成績40%):
請自訂與課程相關之主題,撰寫一篇小論文(7000字以上),繳交時間為2012/6/22。該論文之proposal須於春假後2012/4/13課堂提出並接受大家提問及討論。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 
指定閱讀
Part.1 視覺,科技,與社會研究

Week02: 03/02 視覺的考古學與未來學
Monique Sicard著,陳姿穎譯《視覺工廠:圖像誕生的關鍵故事》。全本閱讀。

Week03: 03/09 觀看的社會學想像
John Berger著,吳莉君譯《觀看的方式》。全本閱讀。

Week04: 03/16 觀看技術與日常生活
James Elkins著,丁寧譯《視覺品味:如何用你的眼睛》,第一部分:人工造物類。

Week05: 03/23 視覺文本與社會研究
Marcus Banks著,林恩慧譯《質性研究的視覺資料運用》。全本閱讀。

Week06: 03/30 視覺化與現代性
Jonathan Crary著,蔡佩君譯《觀察者的技術》。全本閱讀。

Week07: 04/06 春假停課

Week08: 04/13 個人期末小論文proposal發表與討論

Week09: 04/20 視覺性與資本主義
Guy Debord著,王昭鳳譯《景觀社會》。全本閱讀。

Week10: 04/27 後現代社會的視覺
Jean Baudrillard著,洪凌譯《擬仿物與擬像》,頁13-91。
Jean Baudrillard著,黃建宏、邱德亮譯《波灣戰爭不曾發生》。全本閱讀。

Part.2 攝影,思維,與文化詮釋

Week11: 05/04 攝影的本真性與複製性
Walter Benjamin著,許綺玲譯《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》。全本閱讀。

Week12: 05/11 攝影的閱讀與想像(一)
Roland Barthes著,許綺玲譯《明室:攝影札記》。全本閱讀。

Week13: 05/18 攝影的閱讀與想像(二)
Susan Sontag著,黃燦然譯《論攝影》。全本閱讀。

Week14: 05/25 攝影的社會使用(一)
Pierre Bourdieu, Photography, pp. 1-98.

Week15: 06/01 攝影的社會使用(二)
Susan Sontag著,陳耀成譯《旁觀他人之痛苦》。全本閱讀。

Week16: 06/08 分析實作報告(一)
Week17: 06/15 分析實作報告(二)
Week18: 06/22 繳交個人小論文與綜合討論 
參考書目
Monique Sicard著,陳姿穎譯《視覺工廠:圖像誕生的關鍵故事》。全本閱讀。
John Berger著,吳莉君譯《觀看的方式》。全本閱讀。
James Elkins著,丁寧譯《視覺品味:如何用你的眼睛》,第一部分:人工造物類。
Marcus Banks著,林恩慧譯《質性研究的視覺資料運用》。全本閱讀。
Jonathan Crary著,蔡佩君譯《觀察者的技術》。全本閱讀。
Guy Debord著,王昭鳳譯《景觀社會》。全本閱讀。
Jean Baudrillard著,洪凌譯《擬仿物與擬像》,頁13-91。
Jean Baudrillard著,黃建宏、邱德亮譯《波灣戰爭不曾發生》。全本閱讀。
Walter Benjamin著,許綺玲譯《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》。全本閱讀。
Roland Barthes著,許綺玲譯《明室:攝影札記》。全本閱讀。
Susan Sontag著,黃燦然譯《論攝影》。全本閱讀。
Pierre Bourdieu, Photography, pp. 1-98.
Susan Sontag著,陳耀成譯《旁觀他人之痛苦》。全本閱讀。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 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2/24  課程簡介與事務說明 
第2週
3/02  觀看的社會學想像 
第3週
3/09  視覺的考古學與未來學 
第4週
3/16  觀看技術與日常生活 
第5週
3/23  視覺文本與社會研究 
第6週
3/30  視覺化與現代性 
第7週
4/06  春假停課 
第8週
4/13  個人期末小論文proposal發表與討論 
第9週
4/20  視覺性與資本主義 
第10週
4/27  後現代社會的視覺 
第11週
5/04  攝影的本真性與複製性 
第12週
5/11  攝影的閱讀與想像(一) 
第13週
5/18  攝影的閱讀與想像(二) 
第14週
5/25  攝影的社會使用(一) 
第15週
6/01  調課 
第16週
6/08  攝影的社會使用(二) 
第17週
6/15  攝影分析實作報告